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3:05 点击次数:176
4月11日下午在线配资平台怎么样,由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世界读书日活动——“今天我们该如何读关汉卿”主题报告暨《新编关汉卿全集校注》新书发布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举办。
该场主题报告由中文系退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吴国钦主讲,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建平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刘鸿滨、中山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王琤等嘉宾出席。
该场讲座也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“致敬荣休讲堂”,体现了中文系尊师重道、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。
关汉卿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
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凭借丰富的题材、深刻的思想、鲜明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,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王琤在发布会上致辞表示,《新编关汉卿全集校注》深入挖掘关汉卿作品背后的时代风貌、人文精神,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、丰富的戏曲世界;也为相关领域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,激励更多学子投身于经典文化的研习之中。
展开剩余76%王建平表示,《新编关汉卿全集校注》不仅丰富了出版领域的学术资源,也必将成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关汉卿及其作品的宝贵指南,推动经典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。
随后,吴国钦、王建平、王琤共同为《新编关汉卿全集校注》揭幕。
该部由吴国钦历时多年修订完成的学术著作,是对1988年版《关汉卿全集》校注本的全面升级。该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,全书收录关汉卿现存18部杂剧与散曲,增补3部杂剧残曲、1部散曲残篇,附录关汉卿生平及评论资料摘编,内容详实、考据严谨,是关汉卿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。
此外,吴国钦为该书撰写长序,系统梳理关剧研究脉络,阐述其当代价值,融合了严谨的学术态度与深厚的人文关怀。
读关汉卿不仅是读历史,更是读人性
发布会结束后,吴国钦以“今天我们该如何读关汉卿”为题,作专题学术报告。作为我国元曲研究领域的专家,吴国钦深耕古代戏曲60余载,培养博士生18名、硕士生7名,著有《中国戏曲史漫话》《潮剧史》等权威著作。
讲座现场,吴国钦以关汉卿“江湖浪子”的独特身份为切入点,缓缓揭开了元代文学创作背后的社会画卷。在元代前期,科举考试停摆长达四十多年,众多“高才博识”的文人失去了传统的晋升通道,被迫从封建士大夫阶层走向市井,关汉卿便是其中典型代表。
这一身份的转变,让他们将目光投向底层社会,以杂剧创作作为表达自我与反映社会的窗口,由此诞生了充满市井烟火气与底层关怀的作品。
吴国钦深入解读了《窦娥冤》经典剧作,阐述了窦娥所遭受的三重压迫,分析这部剧作“顺境—逆境—顺境”的中国式大悲剧结构。剧中窦娥在面对不公命运时,坚定不屈的意志展现出人性的光辉,而“三桩誓愿”更是对封建社会制度性压迫的有力控诉,是对现实不公的终极审判。
随后 ,吴国钦又以《蝴蝶梦》《五侯宴》《救风尘》《调风月》等作品为例,他指出:“关汉卿的创作始终直面社会不公,其笔下的底层女性形象与市民意识,既是元代社会的缩影,亦是对人性尊严的永恒追问。”
关汉卿剧中的底层女性形象涵盖婢女、妓女、小户人家寡妇、农妇等,她们在关汉卿的笔下栩栩如生、光彩照人,展现出坚韧、善良、智慧等美好品质。同时,作品中的市民意识也有所体现,例如封官等情节,反映出当时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。
吴国钦在讲解过程中,既有对文献资料的严谨考据,还原关汉卿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学创作背景,又紧密联系现实,引导师生思考经典作品对当下社会的启示,沉浸在关汉卿的戏曲世界里。报告深入浅出,特别是“读关汉卿不仅是读历史,更是读人性”的深刻洞见,引发在场师生的广泛共鸣。
该活动不仅深入探讨关汉卿剧作的当代价值、为关汉卿研究注入了新活力,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。
文|记者 梁善茵 通讯员 丁天祺
图|主办方提供在线配资平台怎么样
发布于:广东省Powered by 炒股配资公司平台网站_最大炒股配资平台_专业的正规实盘配资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